有沒有一首歪歌,你越細看歌詞,越能看出其中的趣味,音樂催下去,整個心情都變好了?
怡岑起初只是在宿舍拿吉他唱自娛自樂的歪歌,因緣際會發現,這可以是她適合的喜劇表演,於是站上舞台,不知收穫了多少笑聲、眼睛長了幾次針眼、流量經歷多少起伏,長成了現在的樣貌,不只是音樂,也不只是喜劇。
本集我們和喜劇演員怡岑聊她與專場《要到你想逃》,可以透過收聽迷誠品Podcast或是閱讀此篇文章,她將會分享她如何接觸現場喜劇、怎麼看待喜劇演員這個標籤,還有認可自己是專業喜劇演員的喜悅,如果大家有看過《離線找真愛》,也有小聊我們對裡面成員的感想。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內容皆為撰文者觀點,非代表誠品立場}
小小歪歌開創的音樂喜劇之路
圖片來源:Canva
「我在文青歌手的狀態裡面,我覺得很自在,然後很輕鬆。原來舒服小聲的講話就可以得到笑聲。」4月即將舉辦第二次個人專場《要到你想逃》的怡岑,提到她第一次在舞台上演出音樂喜劇時獲得的感動:「那時候也是我第一次覺得,我好像找到一個知道怎麼走下去的路;也好像第一次看到一道曙光,那時候覺得,我可以靠這個闖出一片天。」
目前觀眾對怡岑的印象,大多都脫離不了揹著吉他、以搞笑的歪歌搭配充滿特色的手繪簡報,在台上演唱的音樂喜劇演員。不過怡岑一開始並不以音樂作為表演方式,而是走純粹的單口喜劇表演路線:「那時候覺得自己好像跟大家都差不多,自己很難闖出來的感覺。」
圖片來源:Canva
過往她在大學時期曾參加過吉他社,看著周圍人寫著「認真」的情歌,但她反其道而行,藉由日常生活的經驗,寫一些搞笑的歪歌,後續透過當時男友的鼓勵,嘗試以嶄新的展演方式登台,便一鳴驚人。怡岑第一次嘗試將音樂融入喜劇,是在2020年《那些該死的》拼盤喜劇表演中,由麥摳、么么、大鵰博士和怡岑共同演出,她穿插許多小小的「歪歌」在演出中。
「我對於認真的歌曲創作沒有到很有自信,其實我很不懂音樂,但可能就是有點音感而已吧。」怡岑自曝,自已對於純創作音樂比較沒有自信,不過同時她也從音樂獲得啟發:「如果融合音樂,把音樂當作武器,在喜劇的市場裡面,我好像比較容易被看到,好像也不是說我想不想,只是覺得現在就已經做出一點成績,那就是老天爺叫我做這件事的使命吧。」透過喜劇與音樂的互補,為怡岑尋獲全新的展演形式,同時也開啟屬於她的音樂喜劇大門。
困難重重的職業喜劇演員道路
圖片來源:Canva
追逐夢想、將其作為工作是受到許多人推崇的理念;不過反過來說,要將喜愛的興趣當作賺錢的事業來看,同樣也沒有這麼容易,許多人也會因此感到畏懼,擔心把興趣作為職業,會無法像過往一樣純粹地享受。
起步初期,怡岑藉由擔任Youtuber High咖的經紀人,並擁有一份固定的收入,但隨著後續離職,試著做全職喜劇演員時,剛好遇上疫情最嚴重的時期。然而,喜劇演員是一份需要接觸大眾,與觀眾面對面的職業,這使她的職涯道路大大碰壁:「當一個全職喜劇演員,也是痛苦的開始。一開始真的活得很辛苦,我那時憂鬱到不行,很常就是天天哭,哭到早上,整個晚上都沒有睡覺。」
期間,由於喜愛看日本綜藝,怡岑甚至學習日文,打算前往日本打工,期望進入日本電視台工作,也曾想到「上班不要看」擔任企劃。不過所幸隨著〈分手歌〉的爆紅,讓她的喜劇之路得以持續進行,擁有一份足以養活自己的收入。
▌更多喜劇演員專訪
掌握創作週期,等待靈感敲敲門
圖片來源:Canva
怡岑的第一次個人專場——《愛是騰空的魔幻》到這次的《要到你想逃》皆有一個核心主題,構築整場表演的架構:「專場作秀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你可以想像它可能有個起承轉合。」怡岑提到,第一次專場的時候,她以夢想為抒情曲為開場,後續以喜劇段子,和爆紅的歌曲〈分手歌〉作為結尾:「我覺得這樣排起來挺有意思的,但其實都沒有想這麼多,就好像自然而然變成這樣。」
這次專場同樣沒有界定主題,與上次相同,怡岑同樣先完成專場時長所需的段子數量,但當這次的段子全數完成後,她與同事討論後才發覺,這次的段子居然皆與「情緒勒索」有所連結:「回去看我每個創作竟然都跟情緒勒索有點關係,其實我們生活周遭真的都充滿這些東西。情感的勒索、情緒的勒索,然後突然專場又有架構了。」
關於創作靈感,怡岑也曾討厭休息,若沒有產出東西也會感到焦慮。不過隨著越來越了解自己的創作週期,她也試著學會放鬆,等待靈感的到來:「我現在發現我的創作週期真的蠻像一個波浪狀,就是有時候會全部湧上來,但沒有靈感的時候就是沒有。」很多時候,創作是一種「輸出」,也需要透過不斷地「輸入」才能有新的能量產出。因此,適時地休息、尋找靈感也是創作必經的歷程。
大聲說出自己是職業喜劇演員
圖片來源:Canva
「現在Instagram不是可以設置商家的標籤,然後很多人都會說自己是喜劇演員件事情,可是對我來說喜劇演員比較像是表演上,甚至是現場表演上。」怡岑提到,無論是Stand-up或是日本的漫才(まんざい)的表演形式,皆是有想表現的東西,並親自撰寫段子上台表演。
然而,在串流平台上很常出現同一型式的搞笑短影音現象,對怡岑來說,這和她對於喜劇演員的定義並不相同:「但我還是很敬佩那些自己出很好腳本的短影音創作者,只是我會覺得喜劇人好像比較像是現場一點,或是影視作品。」
「喜劇演員」這個標籤對怡岑來說很有份量,初期演出過幾次Open Mic、獲得一些笑聲的仍讓她質疑自己真的是一位「喜劇演員」了嗎?
「我自己好像一直到一年多,我才慢慢地敢講自己是喜劇演員。」怡岑直到找到音樂喜劇的展演方式後,開始能夠掌握產能以及讓現場笑聲穩定,才開始認定自己是一位喜劇演員:「我開始覺得就算今天場子比較冷,我有辦法可以救或是比較有自信,可以自己面對各種狀況,才真的覺得自己是一個職業喜劇演員。」怡岑花費許多時間,透過不斷累積經驗,讓自己能直面喜劇演員的標籤,並充滿自信的說出自己的職業。
享受現場的表演氣氛
圖片來源:Canva
「我當下就想說好讚喔、現在真開心啊。」提到獲得掌聲,腦中在思考什麼時,怡岑直言自己單純享受站在舞台、接獲現場笑聲的當下。雖然有時還是會因為對笑話不夠有自信而沒有如期發揮,但更多時候,怡岑的演出是被笑聲與掌聲所覆蓋。
「我還是有一兩次是有點滑鐵盧的,自己沒判斷好那一天的觀眾不太吃這種梗,或是我知道自己今天很沒自信上台演,就還是發生過一兩次,但我現在已經盡量把這個頻率降得很低。」聊到幾次不小心冷場的經驗,怡岑認為自己最常因為對於段子不夠有自信,導致上台演出時不小心將這層情緒展現至舞台上,大大削減表演的氣勢,因此她也透露:「所以大部分的時候,我都會覺得段子夠好了,才會拿去Open Mic。因為我現在有點難以忍受自己在Open Mic大冷場的情況。」
怡岑許多創作中,例如像是〈分手歌〉便是以有點哀傷的經驗作為創作素材,不過她笑說,雖然分手是事實,但是段子多為架空的內容,所以反而不會影響到情緒:「所以其實完全不會想到什麼很痛苦的回憶,反而就是覺得『這個段子蠻中的』,只會想到這件事而已。」
獻上美好祝福的專場表演
圖片來源:Canva
「我最喜歡的就是在現場表演,所以其實我加入薩泰爾這間公司,我當時也是跟他們說,我最最最期待的就是公司當我做一個專場。」2023年加入薩泰爾的怡岑提到,當初她還未加入公司前,就觀看過公司曾製作的精彩現場表演,這讓即將舉辦專場的她期待不已。
除此之外,相較於第一次專場《愛是騰空的魔幻》是在熟悉的場地——卡米地舉辦,這次專場則是至專業的音樂展演空間「SUB」演出:「這次的編制很認真,有很多編曲,我上次只有兩首有編曲,然後甚至台北場可能有dancer的編制。」怡岑興奮地分享專場的準備過程以及與之前演出的差異,展現對現場表演的熱情與想像:「我覺得整個越來越有演唱會歌手的規模,所以我非常非常期待。」
怡岑喜愛現場演出,不外乎是因為她與觀眾之間友好的關係。怡岑思考一下,對她來說,觀眾並沒有將她視為一名遙不可及的演出者,更像是溫暖關懷自己的朋友:「我有時候有去現場演出業配的段子,觀眾在台下大聲歡呼的感覺,讓我好像回到家鄉,就像是鄉親父老替我開心。」這份純粹替對方成就祝福的情誼,深深連結著怡岑與觀眾,她開玩笑地說,不知道觀眾被視為鄉親父老會不會開心,但她同時也很感謝這份形同朋友、鄰居的友好關係:「他們有一種家鄉的溫暖的親切感覺。」
▌喜劇演員黃豪平的人生故事
黃豪平是台灣廣為人知的喜劇演員之一,每天穿梭於各個活動現場,在舞台上展現豐富有趣的人設,逗笑台下的觀眾。
而當這位喜劇演員下台後,私下又呈現怎樣的面貌呢?
▌從喜劇找到人生方向
有著「喜劇教父」之稱的Social,分享從業以來的心法,就算是不熟悉單口喜劇、脫口秀的零基礎讀者也能學習。
一同栽入被喜劇包圍的世界中!
✦
▌更多喜劇電影推薦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