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偉眼中的中國:從《江城》到《別江》的故事——Other Rivers
撰文 邱建智(八旗文化副總編輯)二〇〇一年,描寫自己三年旅居涪陵日子的《江城》(River Town)出版,不只何偉自己沒有料到,當初退他書稿的諸多美國出版社也沒料到,《江城》竟然成為美國、歐洲及許多國家讀者認識中國的窗口。二〇〇六年《江城》被譯為中文版,也讓中文世界讀者知道,原來有位美國人在中國住了三年,寫下他對中國的所見所聞。
二〇一九年,何偉又回到中國,這次他在四川大學與匹茲堡大學聯合設立的學院任教,開了一門「非虛構寫作課程」。他還帶著妻子跟一對雙胞胎女兒住在成都,姐妹倆也在當地小學讀書。
二十年前,那時何偉在涪陵師專教的學生多半來自貧困農村,他們力爭上游是為了能脫貧,雖然日子過得艱辛,但對未來仍充滿期望。後來這些學生有的當上老師,有的做生意,也有的赴海外工作,多半都已結婚生子,何偉稱這些涪陵學生是「改革的一代」,是中國那些年經濟起飛的最佳寫照。
二十年後,何偉在新書《別江》(Other Rivers)中描寫,他遇到了一群二〇〇〇年後出生的大學生。這些學生幾乎來自城市,因為一胎化政策,多半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升學求職競爭比以往更激烈,也更「內捲」。何偉稱他們是「習近平的一代」,很聰明,很有想法,但由於國家牢牢控制著社會,明明是青春年華大學生,卻「有著老靈魂。他們曉得事情的道理,也了解體制的缺點」,但對未來不抱任何幻想,也不願反抗既有制度。
從《江城》到《別江》,是兩代人的改變,也是中國近二十年來發展的軌跡。但也如何偉在《別江》 中所說的:「一個國家在社會上、經濟上與教育上經歷這麼大的改變,怎麼政治還停滯在那,甚至還倒退呢?」一切都變了,卻也都沒變。
▌總編選書

Other Rivers
作者|Peter Hessler
出版|PENGUIN PRESS
▌更多總編特選
☞你有火嗎?——《八月的御所球場》
☞失戀之後請先吃飽——《元カレごはん埋葬委員会》
☞從「我開動了」到「謝謝款待」之間的魔法——《東京すみっこごはん》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