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前男友,你是如何看待对方呢?有些人会抱持着「能够继续当朋友」,继续与前男友往来,有些人则是坚持「前男友已死」,绝对不会与前男友再次联系。有些恋情能够和平收场,但也有部分的爱恋则是不欢而散结束。
《前男友食谱埋藏委员会》以咖啡厅「雨宿」为主要故事舞台,当主角小桃因为失恋而认识了店长雨宫,还有和尚黑田,三人组成了「前男友食谱埋葬委员会」,以吃食记忆探究,让每位在恋情中全力付出,但却失恋而感到伤心欲绝的女孩们一个疗伤的机会,能够藉由吃下为了前男友研究、制作的料理,走出失恋的悲痛。
而本书的女主角小桃,用尽全心全意制作给前男友吃的奶油鸡肉咖哩,居然与作者川代纱生的人生经历有所连结!以下采访川代纱生,了解她创作本书的契机,窥探创作背後的秘密。
Q1:在这部作品中,所有的设定都非常有意思。委员会的成员各具魅力,而每一则失恋故事,都让人共鸣不断。我们从老师接受过的访问中了解到,本书〈前男友喜欢的奶油鸡肉咖哩饭〉中的咖哩饭,是来自您真实的个人经验。从前男友喜欢的咖哩饭,到这本既幽默又真挚的《前男友食谱埋葬委员会》,能否请老师和我们聊聊这本书的诞生契机?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契机是来自工作。
当时我在一家书店咖啡厅担任店长,但销售状况并不理想,於是决定进行改装。在讨论中,我们想说既然要改装,不如来个大变革,因此开始规划新的午餐菜单。原本店里只提供热狗和甜点等轻食,我们想转而提供「真正的一餐」。主管说「你喜欢的料理就好」,我脑中立刻浮现了因过去失恋而封存的那道食谱。那正是本书第一话「前男友喜欢的奶油鸡肉咖哩饭」的灵感来源。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为了抓住交往对象的胃,拚命研究香料咖哩的做法。我向会做菜的朋友请教,也上网查资料、翻食谱书,不断试做、改良,终於做出了这道奶油鸡肉咖哩。他吃的时候说「好像餐厅的味道耶」,甚至连吃了三碗。对它的味道我很有信心。
但後来我被他狠狠甩了,心想「再也不想想起来」,就把那食谱封印了。即使之後没有再做过,心里却一直有个小声音:「那麽努力做出来的东西,就这样埋没了有点可惜啊……」也因此,当改装的提案出现时,我立刻觉得「就是这个了!」这次一定要让大家吃吃看,藉此让我的怨念得以超渡。
於是我将那道咖哩命名为「前男友喜欢的奶油鸡肉咖哩饭」推出,并将背後的故事写在书店咖啡厅的部落格上。文章慢慢被注意到,最後甚至在Twitter(现为X)上爆红,也有机会上了电视。
看了这篇故事的编辑问我:「要不要以『前男友食谱埋葬委员会』这个概念出一本书?」企划於是正式展开。
Q2:在小说中,老师将恋爱的种种心情,描绘得十分细腻且真实,创作这本书的过程,老师是否有做过什麽样的取材或灵感蒐集?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在确定出版後,我和编辑真的成立了「前男友食谱埋葬委员会」,开始访问各式各样「还没能好好埋葬的前男友料理」故事的当事人。
我们以「为什麽那段感情还无法埋葬?」「心中最纠结的是什麽?」为主轴,进行访谈。在咖啡厅里,一边吃着松饼等甜点,一边轻松地聊天,每次谈话常常三、四个小时一下就过去了,大家都有好多故事倾诉。
在取材时我特别注意的是,找出每个人「後悔的种子」藏在哪里。
过了很久依然放不下的分手,往往有一个共通点,比如:「其实我想那样做,但没做到」、「我想说的话没说出口」、「我没有表现出真正的自己,反而假装成『好女人』」等等,很多人内心深处埋藏着自己也没察觉的真心话。
透过这样的谈话过程,把那种情绪说出口,很多人才能厘清内心并往前迈进。我想,「前男友食谱埋葬委员会」就是一个帮助人重新认识自我、接纳过去的地方。
我们访谈对象的年龄与性别都很广泛,甚至也和我八十多岁的祖父母聊过。回顾漫长人生时,「有哪些後悔」、「怎麽与後悔共处」的视角,也成了我塑造角色时的重要参考。
▌看更多作家专访
Q3:埋葬委员会的三个成员个性各自鲜明,帅哥店长雨宫善於倾听与洞悉人心;小桃共感力爆棚,有点莽撞的个性反而能让他人说出压抑许久的心事;和尚黑田可以说是最反差萌的角色,看似木讷却心思纤细,同时又是能将心碎「超渡」的不二人选。老师能否和我们聊聊这个委员会是如何构思出来的?面对他人的失恋时,您扮演的角色通常比较像哪一个成员呢?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一开始我和编辑就决定,委员会由三人组成比较合适。因为要解开失恋者心中的情绪纠结,单一视角是不够的。我希望透过不同观点与价值观的碰撞,也帮助读者一同厘清心中的纠结。
於是我先替三人分配好「角色」。桃子是感性、强烈共感又行动派;黑田是冷静的逻辑型;雨宫则像主持人一样察言观色、调整节奏。这三人之间取得平衡後,故事也自然流动了起来。
我自己可能最像桃子和黑田的综合体。当我们在现实中开设「前男友食谱埋葬委员会」时,我常常内心非常共感,但又会犹豫:「我可以再多问一点吗……」像黑田一样会顾前顾後,也像桃子一样一心想帮助对方而冲动行动。我其实很憧憬像雨宫那样聪明又从容的人,但……那真的不容易啊(笑)。
Q4:来到埋葬委员会的谘询者们,透过一连串的倾诉与宣泄後,最後一个步骤是「埋葬」──做出那道失恋料理,并且吃下去。比起「摆脱」那道料理,「埋葬」的意义似乎更接近「能够再吃」那道料理。这样的设计很精致且耐人寻味。老师能否和我们分享这个安排背後的思考?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我认为「再次吃下那道料理」的行为,就像是「替记忆贴上新的标签」。
我曾听说,在人的五感中,记忆最强的其实是味觉和嗅觉。比如闻到炸鸡的味道,会突然想起高中约会的画面;吃到咖哩,会浮现前任的笑容——「味道」与「香气」是与情绪连结最深的感官。
在埋葬委员会中,重新做出那道前男友料理并一起吃掉,不只是单纯回忆,而是一种重新面对并接纳过去的仪式。
这个过程包含两层意义:一是与当时拚命付出的自己重逢,并对自己说「你真的很努力了呢」;另一则是与委员会成员一同围着那道菜吃饭,创造出「在此刻开心享用」的全新记忆。
每个人心中都有想忘掉的过去,但即使说「我要忘记」,其实并不容易。我认为,与其强行忘掉或丢弃,不如「把它放好」。即使那是痛苦的回忆,也要当成自己的一部分,静静地埋在心底,像是在心里设一座小小的墓地,向那段情感合掌致意。
不是丢弃,而是接纳,并与其共生共存。这种柔软的疗癒方式,我想就是这本书想传达的讯息。
Q5:所有登场的人物中,有没有哪一位的遭遇特别让您产生共鸣,或是恋爱观、价值观与老师比较接近呢?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这是《第3话「货到付款的马铃薯沙拉」》中登场的牧子。
她是一位36岁、经营酒吧的独立女性。但也因为这份独立,她有时会在无意识中「太过在意他人的感受」。
例如,为了不被当成「麻烦的女人」,她会主动表现出自己「不麻烦」的一面。明明心里其实更想对方多说几句「我喜欢你」,却说不出口;即使想确认对方的心意,也会强装镇定地说「我也不太擅长黏人的关系,这样刚刚好、比较轻松」,然後把自己的真心话吞下去——这种压抑自己的样子,让我觉得跟自己非常相像。
我自己过去也曾因为努力扮演一个「不麻烦、懂事的女人」,结果变得无法了解对方的真心,心里的疑惑越积越多,最後一次次爆发……这样的失败经验我有好几次。想当个「不麻烦的女人」,结果反而变得太过揣测对方的情绪,甚至会追问「你是不是已经不喜欢我了?」像这样,最後反而变成了那个「麻烦的女人」。
恋爱真的很难啊。
Q6:书中提到:「能够治癒失恋心伤的,终究只有共鸣、时间与复仇这三个方法。」关於「复仇」,小说其实给了读者很多想像,对老师来说,您觉得什麽是对失恋最好的复仇呢?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如果是彼此好聚好散的分手,那当然就不需要复仇了。但如果是像被劈腿、或是在分手时被说了非常伤人的话……像这种单方面受伤的情况,我会觉得:「好好地复仇一下也没什麽不好吧」。常有人说「复仇没有意义」、「过得比对方幸福才是最好的复仇」,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该生气的时候,勇敢地表达出来」。
当你受伤了,就应该说「我真的受伤了」;当你被说了过分的话,就要回应「这话太过分了吧」。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复仇形式。失恋的时候,人往往很混乱,甚至连「生气」这个情绪都无法表达。很多人会反过来怪自己:「是不是我不好?」或是到了最後一刻都还在努力让对方喜欢自己。
当然,就算你说出口了,对方也不一定会反省。甚至有可能觉得「这人怎麽这麽吵、真麻烦」。但那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向自己证明:「我是那个愿意为自己发声、为自己愤怒的人。」
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自己。如果你一次都不为自己出头、不替自己说话,那麽你也会慢慢丧失对自己的信任。我自己曾经有一次,鼓起勇气把心里的话全说出来。当时真的很害怕,但说出来之後,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我是可以守护自己的人。」
那份实感,成了我继续往前走的勇气,也让我变得更强大了。
Q7:本书的八篇故事,每篇都与一个「假装」有关,假装成对方喜欢的样子、假装胸襟宽广、假装潇洒、假装与其他人一样……在爱情里,似乎很难没有任何的「假装」,然而过多的伪装或扮演,却容易使人迷失。老师觉得在恋爱关系中「真实呈现自己」是重要或必要的吗?对那些厌倦伪装,却又难以展现自我的人,老师有什麽样的建议呢?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在恋爱中展现真正的自己,真的非常困难。
在《前男友食谱埋葬委员会》中,包括主角桃子在内,所有角色其实都在挣扎着「无法不扮演某个人」的痛苦。我自己也曾经狂看恋爱技巧的书,一直在想「怎麽做才能让对方喜欢我」、「怎样才能让对方主动追我」。我不否定那些努力,因为那也是一种爱的表现。但真的会让人疲惫。
有一阵子,我试着转换策略,叫做「不再装猫,要当一只狗」。
我是一个很希望被爱、被好好对待的人,所以以前总是装成一只高冷、爱理不理的猫。对方说「喜欢你」我不回,传讯息我会故意晚几个小时才回。但後来我觉得这样真的太累了。於是乾脆当一只狗——直接说「我喜欢你!」「我想见你!」,毫不掩饰地表达情感,反而让我谈起恋爱来更轻松。
我有一个感触是,很多时候我们会「伪装」,是因为想要在感情中掌握主导权。想要对方来邀约、对方先告白、对方先表现出在乎的样子……所以我们试图迎合对方的理想、装成某种模样。但如果我们能从那种「胜负的心态」中抽离,单纯地说「我喜欢你」,或是主动去邀约,恋爱可能就不会这麽辛苦。
当然啦,人在喜欢的人面前,总是会不自觉地「演戏」一下。那也没关系。如果真的做不到「展现真正的自己」,那不妨反过来,试着「演出一个能诚实说出喜欢的人」──先从这里开始,也是一种方法。
Q8:老师曾担任过书店店长,您认为书店的工作经历对您的创作有什麽样的影响?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在书店工作的经验,对我创作帮助非常大。
每天被满满的书围绕,自然而然就能掌握「最近大家都在读什麽书」、「怎样的故事容易被读者喜欢」这些第一线的阅读趋势。那种真实的观察,让我在写作时可以有更贴近读者的敏感度。
再加上身边同事也常常是对文学很有见地的人,所以我常受到刺激,能够持续学习小说技巧或写作方法。另外,像书名、封面设计、书腰上的推荐语这些「吸引人注意」的设计,我也从每天摆书、观察顾客反应中学到了很多,这些都变成我创作的养分。
Q9:未来老师有其他想尝试的题材吗?老师是否方便和我们透露接下来的创作计画?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像是「为什麽我会那样做?」「那时候我怎麽没发现自己做错了?」──这些抱着悔意的人,他们虽然犯了错,却仍渴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中犯错,有时是无心地伤害了别人,有时是当下没察觉,事後才懊悔。当我们无法正视这些错误时,就很容易想逃避、想合理化,告诉自己「我也是没办法」、「那时候也有我的苦衷」。但我希望能写出那种,即使犯错,也愿意诚实面对过去、承认自己的不足,然後想要重新变好的人。这样的故事,一定也能带给人某种力量。
Q10:非常荣幸能邀请老师接受访问,我们很期待这本书能与台湾读者创造更多连结。最後想请老师对台湾读者说几句话。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台湾是我学生时代和好友们一起旅行过的地方,有非常珍贵的回忆。我们吃遍美食、逛夜市、放天灯……(那段欢乐的时光至今仍支撑着我。偶尔我会想起那个时候的自己,会觉得:「啊,那时候的我真是闪闪发亮啊。」)
现在想到自己的小说即将在那样一个充满回忆的地方被阅读,真的有种像在做梦的感觉。非常感谢所有促成这次出版机会的人。
我也非常喜欢台湾的料理。如果你读完这本书,也想加入「前男友食谱埋葬委员会」,请一定要告诉我你的「前男友料理」或「前女友料理」是什麽。未来有机会的话,请一定要分享给我。非常期待听到你的故事!
▌用「美味」的方式复仇前男友?
小桃在因缘际会下认识了雨宿咖啡厅的帅气店长雨宫和和尚黑田,雨宫除了提议将小桃的前男友奶油鸡肉咖哩饭加入咖啡厅菜单,并擅自组成「前男友食谱埋葬委员会」。
透过吃食,除了包含美好回忆,但若留下伤痛,又该如何埋葬失恋的情感,重新开始呢?
▌更多【皇冠文化】系列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