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到万念俱灰的时刻,问一问自己:在万千选择之中,为什麽,我现在人在这里?——作家潘家欣谈《月亮与六便士》
撰文 潘家欣知名动漫《葬送的芙莉莲》剧中,魔法学徒费伦曾经多次追问老师芙莉莲:「您为什麽这样热衷於魔法呢?」
芙莉莲说:「没有什麽理由,就是喜欢而已。」
费伦还想追问时,芙莉莲反问了:你为什麽选择成为魔法使呢?
费伦说:「我只是要学习一技之长可以独自活下去,无论是什麽都可以。」
芙莉莲说:「但是,你选择了魔法。」
这是一段极为平淡的灵魂拷问,多数人的职涯选择看似身不由己,但是,为什麽在万千种谋生技能之中,你偏偏选择了「这个」?或许我们可以把这句拷问放在案前,当工作到万念俱灰的时刻,问一问自己:在万千选择之中,为什麽,我现在人在这里?
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可以视为是二十世纪初灵魂拷问的经典之作,小说主角查尔斯.史崔兰是一个原本过着幸福中产阶级生活的股票经纪人,却抛下了优渥薪水和娇妻幼儿,选择成为一个离经叛道的画家。小说情节大量借镜法国後期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人生原型:高更早期在巴黎证券交易所工作,经济优渥,家庭美满,二十多岁开始习画、梦想成为画家,也为此抛下了稳定生活,辗转旅居布列塔尼、巴拿马、亚尔,最後来到法属玻里尼西亚,在群岛阳光与原住民的眼睛之中,他终於找到了自己的语言。高更在此处画出毕生最为知名的作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然後,贫病交加地死去。

《月亮与六便士》
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出版|麦田
毛姆以一个旁观者的笔调写出狂人史崔兰的执着与梦想、自傲与焦躁。小说里的史崔兰,符合我们对艺术家的刻板印象,因为艺术家总是不修边幅也无视於世俗礼教的羁绊,因此,艺术家的人生格外有魅力,因为他们只为自己的梦想而活。毛姆以月亮和六便士来比喻梦想与现实,大多数的人汲汲营营於地上的六便士银币,但是,狂人只专注凝视那既不能拿来吃,也无法捉摸的月亮,试图描绘出梦想的光辉。
来看看《月亮与六便士》的出版年份,这本小说於1919年在英国出版,第二次工业革命起始於1870年代,工业都市兴起、工时加长,贫富阶级急速拉开,金钱逐渐取代王权与神权,成为西方世界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1936年,卓别林的无声电影《摩登时代》上映,以影像针砭机械时代否决了人性,然後科技进步快转到第三次工业革命──无线电、电视、网路、LINE群组、人工智慧。毛姆以小说预告了一个人人都必须拥抱六便士的时代,写下现代人最初的梦想与幻灭。
毛姆所关怀的是身为人的梦想,不过,读完小说难道就要立刻辞职来个生命大转弯去追梦吗?在急着跳脱舒适圈、辞职换跑道之前,我觉得更应该先跟自己厘清:「什麽是六便士,什麽是月亮?」
社群时代,人们可以透过帐号发布上传自己的生活,往往都是炫耀美好的一面,藉此获取关注,若以毛姆的意象来比拟,我们反而活在一个月亮浮滥的时代。月亮到处都是,月亮唾手可及,可是,你心里真的想要的,是哪一个月亮?哪个月亮是你的假面?哪个月亮又是你的真心?
其实,金钱名声或者「自己的梦想」,并不是对立概念,真正对立的是动机。根据心理学的「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人类行为可以分为「内在」与「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比较偏向行动结果,例如想要优渥的薪水,是因为别人都有所以我也想拥有;或是因为渴望获得认同与赞赏,因为爸爸妈妈希望我考上台大所以我就努力照做,这都是「外在动机」的力量。
可是,真正决定一个人的幸福与成就感的行为,其实更偏向「内在动机」,也就是跟随发自自己内心的感觉:这是「我」想追求的事,这是「我」想要承受的苦,所以我甘愿。
外在动机可以视为是六便士,因为外在动机做出的行为,是会带来报酬的。而内在动机就是月亮,不会立即带来报酬,但是会带来深层满足与自信。人的内在动机一旦觉醒,大概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挡他。所以史崔兰虽然贫病交加但毫不抱怨,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辩驳,如果能找到自己的内在动机,我想,再怎样难熬的工作,都可以说出芙莉莲的骄傲台词:「没有什麽理由,我就是喜欢而已。」
那麽,与其急着去追求月亮,也许是时候放下手机、放下社群,回头真诚清澈地看向自己,问一问:「我」为什麽在这里?我真心想要什麽?答案也许跟工作内容完全无关,也许能看清楚自己为何走上现在的道路,就像幼年的费伦为何选择魔法一样。也许,当你看清楚以後,才能知道自己正在拥抱的,究竟是六便士,还是月亮?也许你以为的月亮,其实是六便士?也许别人的六便士,正是你的月亮?
▊ 推荐阅读:

《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存在价值、基本需求、高峰经验、内在本质,人本心理学之父的人性心理学》
作者|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译者|垢文涛、马良诚
出版|崧烨文化出版

《工作排毒:让你咻咻咻的工作编辑术》
作者|陈夏民着
出版|逗点

撰文|潘家欣
1984年出生於台湾,图像与文字跨域创作者。曾获林荣三文学奖、杨牧诗奖等,着有诗集《如蜜帖》、《负子兽》、《鸡卵糕仔云》等八册;艺术文集《艺术家的一日厨房—学校没教的艺术史:向26 位艺坛大师致敬的家常菜》;散文集《玩物志》;插画作品《暗夜的螃蟹》、《虎姑婆》等。
关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阅读与风格采买的书店志,纸本刊物每月1日准时於全台诚品书店免费发刊。每期封面故事讨论一个读者关心的生活与消费的议题,推荐给读者从中外文书籍、杂志、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线上阅读《提案on the desk》
云端下载《提案on the desk》
《诚品书店eslite bookstore》粉丝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