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热爱的工作——专访「Yu Chocolatier.畲室」创办人暨主厨 郑畲轩
撰文 汪倩妤.攝影|林昶志.場地協力|畬室法式巧克力甜點創作
郑畲轩深信,他是注定要做巧克力的。「我第一次吃到那种高品质的巧克力时,它带给我生命的撼动,是非常深层的。那是我没有办法解释的事情。所以我相信,巧克力和我有很深的缘分。」
他十九岁开始自学巧克力,运用课业以外的时间,专注追求巧克力的技术。「那时候单纯就是一直做做做。做到第三、四年,心中开始有一个声音出现──这个是我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情。」
大四毕业前夕,他决定未来要继续做巧克力。退伍後,他前往巴黎进修、实习。
在当时的台湾,巧克力仍是大家很难想像的职业,但在法国,不只是巧克力,面包、蛋糕、冰淇淋,样样都是非常精深的专业。到了法国的郑畲轩,像一张白纸,吸收巴黎带给他的一切养分。
一路走来,他其实未曾用「工作」这样的字眼去看待或想像巧克力,而是把做巧克力当作是一个追求生命热情的过程。
2015年,郑畲轩决定回到台湾开店创业,成立「Yu Chocolatier畲室」精品巧克力品牌。「回到台湾,是有意识的决定──从开店的那一刻起,我在想的事情一直都是,如何做出巧克力中的台湾性,以及做出世界的台湾巧克力。」

当热爱变成工作
然而,对郑畲轩来说,创业之後,才是真正「工作」的开始。
创业初始,郑畲轩身兼创作者和经营者的角色,两者的相互碰撞和拉扯,是他觉得最辛苦的地方。「那种感性和理性就像开关一样,随时要去切换,这是要花时间去练习的。」
「有一天我的脑中蹦出一句话──我希望自己是如诗人般创作,如机械般工作。这句话真实反映我现在工作上的想法和信仰。」
郑畲轩坦言,他大多数的挫折都是来自经营管理的角色,但创作并没有失败这件事,那些都只是奠基的过程。因此,当他作为经营者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时,他认为最好的纾压方法,就是回到厨房做巧克力。
就像回到原点,「一回到厨房,一开始搅拌巧克力,身体就会告诉我,我为什麽在这里、我为什麽喜欢的原因。」

如果能有热情、有梦想,是好的事情,主厨也说:「假设没有,也完全没关系,只要快乐然後善良的活着就很棒了。」
即使再久也未倦
所以,为什麽会这麽喜欢巧克力呢?对郑畲轩来说,与蛋糕等甜点相比,巧克力的迷人之处在於,「只需要外层的巧克力和里面的甘纳许,两种简单元素,就能做出一个非常完整巨大,却又非常细微的宇宙。」
其中,让郑畲轩开始做巧克力至今,依然倾心不已、再做十年也不会倦的,就属风味诞生的过程。
「我对巧克力的风味非常敏锐,吃过的味道,我都不会忘记。这些味道可以被我拆解,也透过多年的练习,我理解这些拆解开来的风味元素,可以如何透过技术去应用。」郑畲轩解释其中的原理,「创作风味不是算数学,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风味有强有弱,如何结合在一起,还有制作上的加工,例如加热温度的不同,这些都会相互影响,这是我非常着迷的。」
例如,畲室「金桔茉莉」这款相当具有台湾风味的甜点,便是在完全没有预期的状况下诞生的。「以风味来讲,巧克力和覆盆子是一个非常经典、大家一听就理解的味道,可是这些经典在被创造的当下,其实都是全新的、未知的味道。作为一个风味的创作者,我想要去探索那些还没有被发现、还没有被创造出来的经典。对我来说,金桔茉莉就是这样的创作。」

关於金桔茉莉(右上角)的诞生过程,主厨分享当时正在研究以芒果为主题的甜点,正好试做时旁边摆着茉莉花水,一边搅拌着芒果一边闻到茉莉花香,突然觉得茉莉跟金桔会很搭,「整件事情没有任何的关联,只是我当下的感受。」主厨说,创作风味的人,会想追求这世界还没有的东西,而自己也是,仍会想要探索还没被发现、被创作,金桔茉莉就是如此一款作品。主厨也拿另一款甜点来对比,谈创作这件事,耗费四年时间才制作出踏雪归林蛋糕(中下方),而金桔茉莉只花三天就完成,但是这两者之於主厨的重量跟意义没有任何差别,「这就是创作的本质吧?有时候必须花非常长的时间梳理一个东西,也有时候,灵感就是直接想都不想就砸在你身上。」
此外,做巧克力的过程,对郑畲轩来说,不只是创作,也是随时能够放大五感的体验。
郑畲轩也很享受在制作的当下,观察巧克力的光影变化。巧克力在不同温度、不同质地下,光影皆不相同,有时像流光,有时又像迷雾。「巧克力有所谓调温的这件事,同样三十二度,巧克力可以从流质转向固质。在世界上,据我所知,几乎没有其他物质有同样的特性。因为这样,它的光影会产生变化性,在制作的过程中,是很目眩神迷的。」

可以做一辈子的事
畲室今年将满十年,近期也计画前往巴黎展店。「某种程度上,我们确实有将巧克力精致、高品质的面向介绍到台湾,并带入一些人的生活。另外,在这两年,工作对我也产生了更新的意义。我清楚感受到,当一家公司、一个品牌逐渐有能力时,必须思考如何利用这些能力带来正面的影响力,包含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让更多喜爱做甜点的人,愿意留在这里。这是畲室这些年很努力在做的。」
「对我个人而言,巧克力绝对不是工作,巧克力是我一直以来的热情和梦想。」郑畲轩算了算,他今年三十七岁,明年将会是他做巧克力的第十九年,「这代表我已经有半辈子都在做巧克力,到了四十岁之後,巧克力出现在我生命的占比只会愈来愈高。」
郑畲轩也感受到这些年来,巧克力为他带来的各种缘分,就如围绕着巧克力产生的、附属的任务,不管是在台湾开店也好,或去巴黎发展品牌也好,渐渐地也变得不太像是工作,而像是伴随巧克力而来的旅程。
「其实做到现在,常常会很感动的是,像我回到高雄,去吃了快二十年的小吃摊,你会发现他们还在那里,还在继续做一样的食物,还是一样的好吃。虽然你感觉到老板身体老了,但心还是一样的,看了会很感动。」
「我们现在才十年,要继续向这些前辈们看齐。」郑畲轩也期许,畲室能成为像小吃摊这样的存在,不管过了多久──也许可以是一辈子那麽久──都能持续提供美好的巧克力,给每一位经过的客人。
![]() |
![]() |
采访前和郑主厨询问工作相关物件,主厨回答,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书。采访现场,他也事先整理了一叠厚厚的书,「我大学自学做巧克力读的都是这些书,带给我很多影响,并教给我很重要的巧克力基础知识。可以发现这些几乎大多是英文书,因为当时台湾很少关於巧克力的书,我只能想办法从国外订书。」 |
一本聚合日常阅读与风格采买的书店志,纸本刊物每月1日准时於全台诚品书店免费发刊。每期封面故事讨论一个读者关心的生活与消费的议题,推荐给读者从中外文书籍、杂志、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线上阅读《提案on the desk》
云端下载《提案on the desk》
《诚品书店eslite bookstore》粉丝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