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露营吗?近年来,许多人酷爱体验户外生活,并远离都市尘嚣,不但能够好好放松,露营众多体验活动也成为露营爱好者想体验与尝试的必备行程。
在台湾,春夏两季因为适逢梅雨及午後对流阵雨季节,出门前需要多关注预报。夏季也因蚊虫多、气温酷热,建议往海拔1000公尺以上、靠近溪流或森林的地方露营;秋天则须避开台风,至於1~2月的冬季,因为湿气低、比较没有蚊虫,只要做好保暖,通常被认为是台湾最适合露营的季节。
不过,因应不同季节,也有相异的露营准备方式,若不小心没有备好保暖衣物或是防蚊用品,容易造成不愉快的露营体验,那麽,冬季、夏季露营分别要穿什麽?户外过夜首重保暖,到底要怎麽穿、准备什麽,才能好好睡觉呢?以下小编为你保暖又实穿的户外穿搭指南,能够安心出游,平安返家。
户外露营的穿搭秘诀:夏季防蚊、冬季保暖
图片来源:经理人
不同季节因为气候与温度差异,必须注重不同细节。
夏季太阳大、蚊虫多,建议在露营时带上薄的长袖外套,除了布鞋外,也建议带上拖鞋,方便在营地移动。因为酷热,在夏季露营也可多准备一至两件衣服,在汗流之後做更换。或是搭配凉感商品,像是吸汗、速乾的凉感衣,及使用凉感巾帮忙降温。
冬季露营的穿着则建议「洋葱式」穿法,多层穿法能帮助热空气滞留在衣服内,也能因应户外气候多变,随时穿脱。洋葱式穿法通常由里到外分成3层:
内层负责排汗:汗水留在身上不仅不舒服,到了低温地区,身上的水气也会让人感到寒冷。因此冬季露营必须注意最内层衣物的排汗性,保持身体乾燥。
此外,通风也很重要,才不会因为闷热而流汗。最适合内层穿搭的材质为聚酯纤维、羊毛或是两者混纺。
中间层首重保暖:最主要功能是聚集衣内空气,阻隔外界冷空气,以保持温暖。中间层所聚集的空气愈厚,就会愈温暖,所以如果能用多件轻薄衣物取代一件厚衣,不但能让保温层较厚,後续也能随时调整身上衣物。
▌新手露营教战守则
材质部分,以抓绒材料为佳,抓绒是一种表面带有绒毛的布料,除了具保暖性和排汗性,重量轻,也不易变形、好携带,不易吸水、易乾。
防风防雨的外层:穿在最外面的衣服主要是为了防水、防风,另外也要够透气,避免中间层因汗水潮湿而降低保温功能。如果中间层足够保暖,外层衣物以轻薄为佳。
假设不会在大雨中进行山区活动,会建议挑选「软壳衣」。软壳衣不是特定材质,而是泛指弹性材质制成的衣物,不但柔软有弹性、方便活动,也相当透气。
不同季节也能舒适露营的帐篷须知
图片来源:Canva
在户外过夜,从穿着上做好保暖准备是最基本的。一般来说,帐篷里的温度通常比外头高上2~3度,但还是建议出发露营前先确认温度,除了上网查资料,也可直接去电询问。
最简单的方法,是经由露营地区的高度去估算与平地的温差,海拔每上升100公尺,气温就会下降0.6度。不过这仅供参考,毕竟影响气温的因素很多。
夏季露营时,若帐内过於闷热,可以把外帐拿掉,让帐棚通风。也可使用电风扇,或带上冰枕、清凉垫等增加凉感。另外,在露营的最後一天,建议在清晨就开始整理行李、帐篷,免得中午时分,帐内宛如烤箱。
在冬天露营时,帐内可以铺上锡箔垫、野餐垫等底布防潮防寒;在入口旁搭上客厅帐,也能防止冷空气直接进入帐内。为了御寒,也可多带一些保暖器具,如不需插电的煤油暖炉、保暖水龟、暖暖包及电毯等等。
【2025 暑期阅读特企 Summer Reading】带你在炎炎夏日中追寻真相的各种可能
多位创作者巧妙将玄机藏匿於字里行间,层层谜团中不仅藏有角色的秘密,也映照出创作者内心的真实低语。身为阅读的侦探,读者将随着故事抽丝剥茧,逐步揭开那些潜藏其中的线索与情感。
今年的 Summer Reading 特别企划,则进一步将「探险」延伸至生活之中,精选多款风格露营与户外好物,邀你备妥装备,不只在书页间展开旅程,也能走入自然,展开属於自己的夏日冒险。
▌随心所欲探索大自然
本书结合单车与露营的组合,让喜爱冒险的读者能够在露营的过程中,享受沿途的好风光。
书中除了简介如何在有限的范围内,准备好实用装备、规划路途,展开一段属於自己的刺激旅途。
▌看更多经理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