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鑼灣店職人自策展 │【迴光群像】
撰文 香港誠品書店理解與共情成為主角丹妮與他人的連結的障礙
卻在一次 意料之外/命中注定 的旅程中再次感受到人的 善意/惡意
在看似永無盡頭的長日裏
眩目的陽光讓人 清醒/迷失,仲夏的狂歡讓人 沉醉/崩潰
走過如四季的人生旅程後,奉獻上 最珍惜的/最鄙棄的
為自己找到最後歸宿
親愛的陌生人

📖《失控的焦慮世代》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
出版|網路與書
二○一○年代開始,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急遽惡化,憂鬱症、焦慮症、自我傷害和自殺的比例急遽上升,成為全球化現象。
在《失控的焦慮世代》書中,社會心理學家海德特探討以玩耍為主的童年逐漸沒落、以手機為主的童年抬頭的趨勢,並歸納出為什麼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和大型科技,成為全世界青少年心理健康崩潰的主因。
本書也指出:為了讓孩子有更健康的童年──
★政府可以做些什麼
★科技公司可以做些什麼
★學校可以做些什麼
★父母可以做些什麼
顛覆想像的仲夏狂歡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
作者|厄文.高夫曼
出版|商周文化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子?別人又是如何影響了我所呈現的樣子?
社會有如一齣劇場,每一個人都在進行著角色扮演,都在面具與戲服的掩飾,以及與他人的互動中,捕捉那個飄忽不定的自我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高夫曼揉和了劇場與社會學、抽象的概念分析與入微的社會觀察,勾勒出人們在日常之中面對面的互動細節,描述人們如何透過形象與符號進行溝通行為。本書不只是一部社會學著作,更融合了哲學、人類學、心理學,並對於實務中的家務、企業等組織的管理理論,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高夫曼援用了戲劇表演的觀點,說明人在與他人的日常交流之中,往往會下意識進入到「印象管理」的過程,運用某些技巧取得他人對自己的理解與認可,正如同一名舞台上的演員。
高夫曼的劇場理論源自於社會學的「形象互動論」,關注社會之中個體與個體之間互動的具體過程與抽象規則。本書作為高夫曼的首部成名之作,開啟了「自我認同」研究的先河,而其中的「自我」作為核心概念,是社會互動之下的產物,並衍伸出人們對於符號的運用與依賴。人透過語言、聲音、表情、動作,產生出多元的戲劇模式,接收刺激、發出訊號,也受到規訓。在這場千變萬化的社會互動之中,有如一場喧鬧的展演,而每一個人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一角,是主演,也是觀眾。
吹笛手的幻歌

📖《烏合之眾》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
出版|臉譜
為什麼一到百貨公司週年慶,人們就像失心瘋一般地大肆搶購?
當某個公眾人物爆發醜聞時,為什麼人們都毫不遲疑地相信記者?
看到鼎泰豐的人潮,即便沒吃過也認定它們的小籠包最好吃?
當7-11推出集點活動時,就算你不愛Hello Kitty也會跟著蒐集?
我的理性哪裡去了⋯⋯為什麼當人成為群眾的一分子,就會變成受人擺布的玩偶?
我們都以為人類是理性的動物,然而諸如上述這些看似不理性的行為卻是天天在發生。
究竟是為什麼呢?
長久以來,無數的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試圖為之提出理論上的解釋。有些學者相信,因為人類的群居天性,總要與他人形成一定的社會關係,並且脫離不了群體生活;因此他們開始研究起人們在團體中的心理狀態,想要從中找出「群眾心理」與某些非理性行為之間的關聯,因而在之後逐漸形成了「群體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而本書作者古斯塔夫.勒龐,正是這個領域的先驅,本書遂也成為研究群眾心理的經典著作。
五月皇后的抉擇

📖《自卑與超越》
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好人
什麼是自卑?自卑的來源是什麼?
你的童年是什麼樣的?有沒有陰影?
你受人歡迎嗎?如果被討厭了是什麼原因造成?
選擇職業讓你困擾嗎?什麼是你真正的興趣所在?
怎樣更好地融入社會與人群?
愛情與婚姻是一場「交易」還是「合作」?
人類的行為皆出自於自卑感及對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了解自身潛在陰影與缺陷,打破自卑的枷鎖,才能正確對待人生並超越自我。
《自卑與超越》是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的傳世之作,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通過大量實例,從教育、家庭、社交、倫理、婚姻等多個領域闡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義的真諦,幫助人們正確面對自卑感和缺陷,成功追求職業生涯、融入社會、理解生活。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佛洛伊德正統精神分析的心理學理論體系,使生物學走向的本我心理學轉向社會文化走向的自我心理學。不同於佛洛伊德忽視了有關人生意義的問題和未來的理想對人生的作用,阿德勒卻以這些問題做為其理論的核心。
謝幕:最後獻祭

📖《愛神之淚》
作者|喬治.巴塔耶
出版|麥田
本書為法國當代重量級思想家巴塔耶生前最後一本著作,全書透過傳統圖像呈現了「原始愛欲」與「情色影像」的歷史,藉原始石雕與洞穴畫、希臘羅馬瓶繪及文藝復興以來各大流派的畫作,回顧了史前時代至二十世紀的情色、極限圖像史。愛神(Eros)與眼淚同處於一種模糊性當中。書中更以哲學觀點重新詮釋中國的「凌遲」酷刑,點出「苦痛」與「狂喜」的極端糾纏狀態。而宗教儀式的犧牲形象與究極恐怖,遂成為聯繫欲望的深淵:一道戰慄的淚水。
位置|銅鑼灣店9F Hallway
展期|6.17 TUE. - 7.31 T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