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并预知未来」、「闻到别人的过去」、「听见他人内心的声音」......,你曾经幻想过自己拥有哪些超能力吗?具备与众不同的天赋,究竟是一种幸运还是诅咒?
《社头三姊妹》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三个疯女人的故事。具备通灵能力的三人,从小就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即使被别人当成疯子,但她们却毫不在乎,用最生猛的力量,活出自己的模样。作家陈思宏说,故事里的超能力人人都有,放下手机、开始观察,才有机会接收世界给予的回应。
这本小说是「彰化三部曲」的最终回,陈思宏说:「写完这本书,我也可以正式和童年告别。」旅居德国的他,终於要「放过」自己的故乡。看似无聊的地方,在小说家笔下却展现最生猛的力量。透过收听迷诚品Podcast或是阅读此篇文章,从永靖、员林到社头,一起窥探陈思宏笔下最疯狂魔幻的世界。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内容皆为撰文者观点,非代表诚品立场}
《社头三姊妹》为告别童年的彰化终曲
图片来源:Canva
陈思宏於脸书写道,出版完彰化三部曲的他,也算是真正与童年告别了。员林、永靖、社头彷佛就像个三角关系,在他的童年中占据深厚的连结:「这三个地方是我童年活动的轨迹,我在永靖出生,我们很喜欢去员林,因为员林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市政,小时候对我来说它就是我的纽约,所以对於员林有一个深刻的情感。」以及陈思宏的大姊婚後定居於社头,加上过往社头纺织业兴盛,他与姊姊时常前去打工,遗留下许多记忆。
除了对於地方情感外,陈思宏喜欢搭乘区间车,区间车一路会停靠许多小站,而三个地方串联起来,成为创作彰化三部曲的灵感源头:「我的童年就是在这三个地方度过的,我的确可以跟彰化告别了吧。」不过话锋一转,陈思宏笑说,小说中写了很多人性的丑恶,抖出许多乡下的各种较为保守的传统习俗和生活,反而不是称赞家乡有多美好:「彰化已经可以放松一口气,陈思宏现在终於放过彰化了。」不过创作上不按牌理出牌的陈思宏,透过脸书上的贴文表示,某天可能会再度执笔书写彰化也说不定,为彰化三部曲画下暂时的休止符。
《社头三姊妹》采用三姊妹设定的原因
图片来源:Canva
「《第六十七只穿山甲》是一个非常痛苦而快乐的经验,那本书的男主角一直在哭,我写了各式各样的眼泪,自己也那个状态里面,所以我写完後,我下一本要欢乐一点,所以我要写《社头三姊妹》的时候,就跟自己讲说我来写一个喜剧。」陈思宏本次的故事以三位同父异母的三姊妹作为主角,不过回顾过往文学经典作品,「三姊妹」在文学作品中是常见的创作设定,像是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和《马克白》、契诃夫的《三姊妹》等等,而舞台剧《劝世三姊妹》、《水中之屋》也是以三姊妹为主轴开展情节。
以三个人作为主角,对陈思宏来说是很有趣的概念:「如果用三个人来当主角,的确是一个很有趣的权力制衡关系。」三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一个三角形,三个定点缺一不可,然而藉由不一样的长度拉扯会擦出不同火花:「你可以写出非常有趣的人物拉扯关系,所以我自己是写得非常过瘾。」
上部作品《鬼地方》中同样也有姊妹关系的出现,不过数量则是五个,陈思宏笑说,当初书写《鬼地方》原先想要照实,但若要让七个姊姊登场於小说中,篇幅会被拉长,所以只好删减两位姊姊的角色。
这次撰写《社头三姊妹》时,主角更是缩减为三位,同时也成为完美的组合:「我可以很平均的把她们的过去、未来,以及此时此刻都写得很有趣,对我来说,它是非常有趣的结构。」虽然有众多作品书写三姊妹,但是每位作家笔下的表现手法,透过不同的镜头下展现的核心概念也都不同,而陈思宏则创造出属於自己的三姊妹样貌。
▌更多小说清单推荐
《社头三姊妹》中角色塑造的张力
图片来源:Canva
「整个故事我写起来非常畅快,可以跨越的边界、推倒的围墙更多,这个奇幻的设定对我来讲是非常过瘾的写作经验。」小说《社头三姊妹》中,陈思宏分别赋予角色不同的超能力,这些能力皆与放大某个感官有关,一号拥有以视觉预知未来的超能力、二号可以闻到身体内的味道,并知晓一个人的过去,而三号则是可以听到万物内心的声音。
三姊妹源自於同个父亲,却来自於不同母亲,陈思宏说明,这个灵感是从神坛自创教派组成的「仙女班」得来,仙女班是由仙女服侍坛主,实际上就是变相的一夫多妻:「通常这些仙女们都来自一些家境比较困苦、需要度过一些经济难关,所以把女儿送去那个地方,减少经济负担,或是得到一些经济回馈。」三姊妹便是在这样的脉络下诞生。
另一个设定上特别的地方,便是三姊妹并没有名字,如同陈思宏《第六十七只穿山甲》中以「他」、「她」作为角色的称呼,在他的书写中,名字似乎点也不重要:「我觉得名字有个奇怪的魔力,因为我们会长成那个名字该有的样子。」
名字形同一种标签,是一种身分的认同,却同时成为一种束缚:「我创造虚构的社头空间里,大家还是叫她们一号、二号、三号也方便,你干嘛叫她们的真名?反正她们都是违反原厂设定的女性。」小说中,三姊妹是违反强烈的父权结构的一群女生,她们有自己的发声方式,看似癫狂的设定,无非是冲破框架、不为符合他者期待下的样貌。
《社头三姊妹》中人物灵感的来源
图片来源:Canva
「散步」是陈思宏一律建议正在找寻某项书写关键或是灵感的人找寻的方法:「散步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这件事情,请不要戴抗噪耳机。」他强调,散步的用意是将「频道」打开,也就是对於周遭事物的各种感官,而耳机则会将外界的声音隔绝,这正好呼应三姊妹的超能力:「一定要把你的频道打开,把眼睛打开、把嗅觉打开,就是我这三个姊妹的超能力,你都要放在自己身上去散步,真的很有用。」
他分享,书中「但丁」这位角色便是在散步中「找到」的,原先不想参与爱荷华驻村计画的陈思宏,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推去,但丁瘦瘦高高的人物形象正是源自於每天准时前来参与作家朗读活动,总是抱着《神曲》的老先生:「通常很奇怪,当年如此积极主动的时候,这个宇宙就会以故事的能量回报你。」
「我在写一个大家都觉得很封闭的乡下空间,我需要一些外来势力介入。」同时,在陈思宏的书写中,动物时常占据一部分的篇幅,像是《鬼地方》出现的河马,以及这次《社头三姊妹》中的羊驼与戴胜,这些元素融入小说里更具现情节中的荒诞:「动物在文学里面可以做得事情更多,因为牠们可以更真诚、更不虚假。」在人类身上无法述说的诚实,转移至动物却可以脱离虚伪,展现真诚的面向。动物与超能力,为陈思宏的小说塑造更为迷幻、荒谬的氛围。
融入《社头三姊妹》的摇滚乐曲
图片来源:Canva
日本知名小说家村上春树曾在着作《身为职业小说家》中提到,作为一位小说家脑中会有许多灵感的小抽屉,写作的时候可以任意抽取,运用於作品之中,而陈思宏同样拥有属於自己的创作抽屉:「我很清楚要做什麽,所以我时刻在写的这本跟上一本叫做《第六十七只穿山甲》,我下一本要交稿的那一本有另外一个系统叫『秋天』。」
陈思宏的作品中,不断串联「三」的各种概念,像是「三姊妹」、「彰化三部曲」,他偷偷透露,下一本进行中的创作,灵感以他和韩国前男友在首尔相逢为起头,并揉合虚构与真实的爱情小说。
刚开始写《社头三姊妹》的时候,陈思宏聆听串流平台自动生成名为「秋天」的歌单,当中涵盖许多种类的音乐,但他却一直觉得不对劲:「我後来发现实在太过於优雅、太缓慢,我希望节奏快一点、往一个非常失控的状况奔去。」因此,大量的摇滚音乐进入秋天的故事中,这也深深影响书中角色的名字,他笑说,幸好他居住的地方是顶楼,四周没有邻居,楼下的诊所五点休息,因此不会有人抱怨。
创作《社头三姊妹》和其他小说的秘密特权
图片来源:Canva
对很多人来说,依据自身经历写出一篇文章并非容易之事,要将自己内心多大的层面坦露出来,对於许多写作者来说有些赤裸,不过陈思宏的看法却截然不同:「我可以透过书写让我的记忆永恒就是一个特权,我很愿意将记忆写进小说里面,也不担心这些事情暴露给大家看。」
对陈思宏来说,依靠写作将记忆化为永恒是件浪漫的事:「我很喜欢图书馆,每次进入图书馆,我只要找到我的书,我都觉得,人类文明最美好的想像就是一世纪後,有个完全没有听过我的人走进图书馆,不小心拿出我的书开始阅读,说不定这件事让我的书在一个世纪以後有个崭新的生命。」
写作可以藉由虚实交错,透过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陈思宏将写小说比做拍摄电影,拍摄剧情片与纪录片的运镜、节奏、剧本的构成皆大不相同:「虚构并不代表虚假,很多时候虚构反而可以更贴近可怕的真实。」小说家书写小说,同时也在构筑一个世界,像是一位魔术师,让读者对小说中的世界深信不疑:「你有办法让读者进入这个你的虚构,而且大家离开的时候都能够获得一些故事的能量。」
创作,是私密的揭露,同时也是一种书写记忆的方式,能够依据自身想法,将不同面向的自我透过文字、人物、情节传递,是一种基於个人意志下的自由与特权。提笔书写的陈思宏不受拘束,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记忆宝藏。
▌彰化三部曲最终部!
陈思宏的第三部彰化小说,将舞台聚焦於彰化社头。
故事以怀有超能力的三姊妹为主轴,开展一系列充满黑色幽默,既疯狂又荒诞的狂野喜剧。
▌更多文化币阅读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