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店人最近读什麽】《一个栖身的地方》
撰文 提案 on the desk爱的反面生恨,恨的反面亦有爱。团团缠绕的爱恨纠葛,生出这一代潜藏台面下的成长痛。它过於亲密,以爱为名一刀刀划在心头,难以辨认。曾获金典奖新生代作家何玟珒,以首部散文集描述家族史,近身聚焦,以锐利笔触直面伤害。
悖德叛逃,在远离原生家庭的地方写作——读《一个栖身的地方》
撰文|G(诚品书店 主题行销部)
读何玟珒写家庭创伤,并非那种能够得到疗癒、修补遗憾的体验。
反之,某种程度上,它是令人不适的。言语暴力、亲情勒索、忧郁失眠、老屋虫蛀……种种来自原生家庭阴暗潮湿的不堪,一一在书中摊开。作者生於一九九八年, 作为外在条件看来「好命」的一代,他们不再如上一辈面临生存挑战、为谋生计被迫放弃学业,没有「受到剥夺」的客观条件,似乎也失去了展示伤痛的权利——隐形的缺口、窒息的压迫皆无处安放。遂就此噤声,淤积心底自我折磨。
读过何玟珒的小说,很难不记得她说故事的在地气口(khuìkháu)。前作《那一天我们跟在鸡屁股後面寻路》融合民俗信仰与性别议题,以黑色幽默包覆沉重叩问,节奏轻快好笑接地气,带有荒谬喜剧色彩。彼时的她隐身幕後,大胆设定调度情节,透显她对人世荒凉的透澈所见。这次写起散文,她不隐身了。脱下幽默包装,坦露阴暗内里,狠狠将自己推到台前审判——裁判者亦是她自己—成了近乎赤身的自裁。
裁判的天秤该如何平衡?父亲家暴的拳头没有直接落在她的肉身,她有资格喊痛吗?母亲拙劣强硬的给予:求医做脸、语言栽培、出资买房……伴随外貌上的贬抑、生长空间的侵入控制,她可以拒绝吗?倘若清楚那其实只是母亲倾尽所有的爱,她可以怨怼吗?很台湾、很传统华人家庭的命题。
她於是狠下心遁逃。成年後远离家庭,能缺席则缺席,逼不得已要参与,便以冷血无所谓姿态现身。在现实里悖德叛逃,而後提起残破的身躯,写作。
对他人多狠,对自己就有多狠。以为那是报复,其实是拿着碘酒往自身伤口上狠狠地洒,那样地狠。已造成的伤害不会痊癒,但结痂留下疤痕後终究能淡得些。透过文字层层剥开,辨认爱与毒素,直视那些被噤声已久的黑暗——书写似是自救,也许更像求生,一如她於後记中所言,多数篇章写於十九岁忧郁症发作之时,「就是凭着哀伤和诉说的本能一字字写下」。

《一个栖身的地方》
作者|何玟珒
出版|九歌
出版日期|2025/02/01
关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阅读与风格采买的书店志,纸本刊物每月1日准时於全台诚品书店免费发刊。每期封面故事讨论一个读者关心的生活与消费的议题,推荐给读者从中外文书籍、杂志、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线上阅读《提案on the desk》
云端下载《提案on the desk》
《诚品书店eslite bookstore》粉丝专页
Current Issue_我想要的家
My Safe Ha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