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爲母親這件事:文化史與藝術創作的一點觀察
2025年5月10日
太棒了
您的粉絲將會收到這則分享
取消分享
你的分享已取消
收藏成功
您可至會員專區查看收藏的內容
取消收藏
你已把帖文收藏取消
您的帳號已設定為不開放他人關注,無法分享給粉絲。

關於成爲母親這件事:文化史與藝術創作的一點觀察

撰文 香港誠品書店

臨近母親節,談論母姓、懷孕、女性自主的議題固然對題,最近電影《虎毒不》上映,大家都在討論戲中對於母親處境的捕捉,是否足夠客觀,有沒有將「成為母親」這件事帶到更深刻的討論層面,先不論電影的美學問題,但近年探討Maternity的電影開始增多,觀察最近的HKIFF,除了《虎毒不》以外,《搖籃凡世》、《四月墮胎師》等,都展現了不同國家有意深究孕育議題帶給女性的挑戰,這點,於社會,或是女性自身而言,都是樂見的趨勢。

成為一個媽媽,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其實文學、電影、繪本、藝術創作都有很多的涉獵。美國學者莎拉.諾特(Sarah Knott)著作《母親的歷史》,搜羅不同地域的歷史文獻與軼聞,從懷胎、胎動、分娩、哺乳、育兒不同範疇拼湊出人母身分的演變軌跡。莎拉.諾特的書是相當生動和富知識性的,懷孕的首要條件是性事,莎拉.諾特從字典/文學作品中發現,令人難以想像的,在象徵「性黑暗」的維多尼亞時期及1960年代的性解放運動前,十七世紀的英格蘭竟然已經存有不少關於性器、性行為的,熱情、性感,充滿隱喻的描述,諸如「盒子與小玩意」(box and bauble)、「無花果與人鞭」(fig and pizzle)、「翻騰如比目魚」(firking like a flounder),「性」在字典中的失聲,並非自有永有。

「性」有了(即使不在檯面上公開字表,當然還在實地進行),那麼如何確認有孕?現代女性隨手可觸碰的驗孕棒,那間或令人聞風喪膽的「兩條線」,換個時空卻是女性苦苦等待的科技革新。驗尿,在當時的文獻記載可以媲美古老魔法,《母親的歷史》引用1639年的出版物,提到時人以尿液的顏色、紋理、能否照出倒影來判斷懷孕與否以及胎兒的狀況。真正透過激素水平去進行科學化的檢測,要去到1927年發明的「A-Z驗孕測試法」,即是將尿液注射到大鼠或老鼠體內,觀察老鼠有否發情來判斷懷孕。可能有些人會說,那麼孕吐總有了吧?不好意思,書裡面提到十八世紀英格蘭北部的上流貴族是透過清空腸胃(purging)來治百病,偶爾一吐,根本不足為患。

確認懷孕只是起點,不同年代的女性都有自己要面對的生產情景,從巫醫穩婆到現代醫護,從浸泡櫻桃樹皮的熱水到笑氣,隻身醫療體系內的女性,與被圍繞在小屋內的女性,都經歷著身心的剝離。生產過後,挑戰才真正開始,簡單如處理寶寶惱人的哭聲、改名,可能處處文化都不同。書中記載二十世紀晚期,美國南科達他州的原住民婦女會根據部族的傳統,在嬰孩哭鬧時覆住他們的口鼻,同時柔聲唱歌,訓練他們保持安靜,以免影響狩獵。這些放到現代社會來看,可能就會被視為虐兒了。

在文化論著以外,藝術創作中以懷孕女體、生育為題材的多不勝數,義大利藝術評論家馬西米利亞諾·吉奧尼(Massimiliano Gioni)在 “The Great Mother: Women, Maternity, and Power in Art and Visual Culture, 1900-2015”一書中透過80位藝術家的創作,提出在二十世紀至二十一世紀,「母親」這個題材一直是藝術史的核心,被賦予不同的象徵,或成為藝術家的靈感來源。從石器時代象徵生育力的維納斯銅像,到義大利描繪「貞潔的瑪麗亞」“Virgin Mary”的宗教畫(以懷孕中的慈祥聖母或聖母與子的和樂畫面增強宣教的影響力),再到現代藝術家開始連結個體經驗與母性身份的反思,創作出更多反思性別、家庭關係的創作。下文舉出一點例子:



Magdalena Abakanowicz, Pregnant ,1970-1980
Photo © Artnet

Magdalena Abakanowicz是二戰後波蘭重要的藝術家,最著名的作品是以劍麻、粗麻布模仿人體器官的大型紡織雕塑作品“Abakans”,她認為人體的本質是由無數的纖維組成,這點和織品相通,成為了她的創作起點,織品是她連結外在世界的渠道。


Magdalena Abakanowicz, Abakan Red, 1969
Photo © Tate Modern (Joe Humphrys)

上圖的“Pregnant”以劍麻和毛髮作為物料,模仿懷孕的肚皮,麻布自然的摺疊如同孕母的妊娠紋,作品中心鞠起的裂口及縫合,似乎指涉生育的動能,周遭的毛髮令人聯想起女性的長髮/陰毛/嬰兒頭髮,有生長的意味,但「肚皮」由黝黑的背景襯托,暗暗為「孕育」這一動作增加了陰影。
 
 
Louise Bourgeois, The Good Mother, 2003
Photo © The Easton Foundation

法裔美國藝術家Louise Bourgeois 經歷父親外遇,母親在她二十多歲時病逝,令她對於缺失與依戀等命題相當關注,母逝後她悲傷過度隨同自殺,幸運被救,但也反映母親對她的深刻影響。作品“The Good Mother”中象徵母親的人偶乳頭分泌出乳汁,形成織線,Louise的母親以壁毯編織為工作,不難令人聯想到The good Mother 其實是指涉自己的母親。這點在她為人熟知的作品“Spider”中都有呈現,巨型蜘蛛裝置下的鐵籠,承載織車與華麗的織錦,蜘蛛擅於吐絲與織補,與母親的形象有所重合,八爪的攏合象徵母親的護蔭,是對母親懷戀的巨象化表現。這種對親密關係的渴望,延續至她自己為人母後,“Umbilical Cord”中母體與出生後的嬰兒,仍以臍帶緊密連結,而她晚年的作品,亦多次繪畫女性孕期中的身體,顯示相關主題對她的重要性。
 

Louise Bourgeois, Spider,1997
Photo © The Easton Foundation


Louise Bourgeois, Umbilical Cord,2000
Photo © MoMa


Louise Bourgeois, PREGNANT WOMAN, 2009
Photo © Xavier Hufkens


Ida Applebroog, MONALISA, 2021
Photo © The Neubauer Collegium (Robert Heishman)


Ida Applebroog, MONALISA, 2021
Photo © The Neubauer Collegium (Robert Heishman)

美國藝術家Ida Applebroog以繪畫和雕塑探討性、性別、政治議題為人所知,但同時她也是一個四孩母親,為了抵抗個體生命全然被妻子、母親身份佔據,每天在浴室內花費3至4小時觀察和描繪自己的身體,以提醒自己先是一個女性,再來才是其他角色。MONALISA是一個由她相關速寫組裝成的立體裝置,重塑(筆者認為)浴室的空間,讓觀者一同感受她的自我觀照。

母親身分不論是作為創作的意象,還是日常生活的粗礪實踐,都包含了女性在身心靈的多重試驗,上面談了很多似乎都是以生理性別女性為本位的思考,筆者在文末想簡單介紹讀者一套日本電影——《當他們認真編織時》,以凜子(生田斗真飾)作為跨性別人士如何照顧同居戀人的姪女,建立出情同母女關係為故事主幹,如果「母性」只是一種特質,可以在非血緣關係中應用,如能延伸至超越性別,似乎也是一種溫暖的選擇。


延伸閲讀



母親的歷史
作者:莎拉.諾特(Sarah Knott)
出版社:臉譜出版




The Great Mother: Women, Maternity, and Power in Art and Visual Culture, 1900-2015
作者:Massimiliano Gioni
出版社:Skira



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閱讀 我們重視場所氣質和空間美學,更加關注人文關懷。發展至今,誠品已成為台灣最具規模的文化場域,我們多元運用書店空間,從閱讀出發,讓人們在書與非書之間,體驗人文、藝術、創意與生活的美好
太棒了
你已關注香港誠品書店
取消關注
你已取消關注香港誠品書店
您已經按過囉!
迷活動
尖沙咀店展覽|漫漫維新:ArYU x LOSZEHAHA x 阿門漫畫作品展

尖沙咀店展覽|漫漫維新:ArYU x LOSZEHAHA x 阿門漫畫作品展

活動日期 2025/04/30~2025/06/01
兒童活動 | 誠品書店 ×《貓貓的奇幻漂流》聯乘兒童填色比賽

兒童活動 | 誠品書店 ×《貓貓的奇幻漂流》聯乘兒童填色比賽

活動日期 2025/04/13~2025/04/30
銅鑼灣店活動|第十二屆動畫支援計劃分享會《動畫三味》

銅鑼灣店活動|第十二屆動畫支援計劃分享會《動畫三味》

活動日期 2025/05/11
銅鑼灣店展覽|【DFA 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特展

銅鑼灣店展覽|【DFA 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特展

活動日期 2025/05/02~2025/06/10
荃灣店兒童活動|玩轉繪本世界

荃灣店兒童活動|玩轉繪本世界

活動日期 2025/05/01~2025/05/25
銅鑼灣店活動|Breakazine 079 《Asking in Truth》新書分享會

銅鑼灣店活動|Breakazine 079 《Asking in Truth》新書分享會

活動日期 2025/05/25
銅鑼灣店活動|這是你所想的阿富汗?

銅鑼灣店活動|這是你所想的阿富汗?

活動日期 2025/05/25
尖沙咀店兒童活動|MY FIRST BOOK POP-UP試玩打卡等活動 及 兒童互動布書促進兒童言語發展主題講座

尖沙咀店兒童活動|MY FIRST BOOK POP-UP試玩打卡等活動 及 兒童互動布書促進兒童言語發展主題講座

活動日期 2025/04/26
銅鑼灣店活動|初訪摩洛哥:探索多元魅力的文化與自然之旅

銅鑼灣店活動|初訪摩洛哥:探索多元魅力的文化與自然之旅

活動日期 2025/05/31
銅鑼灣店活動|西西與貓 ——《愛說話的貓》分享會

銅鑼灣店活動|西西與貓 ——《愛說話的貓》分享會

活動日期 2025/05/31
【會員專區 / 登入註冊服務暫停公告】
為了提供更優良的系統服務品質,預定於2020/07/08 (四) AM8:30 – 2020/07/08(四)AM 10:00 進行維護,將暫停登入/註冊服務、聯絡客服⋯等功能。
此手機尚未驗證,請立即驗證以便獲得更便捷服務

手機驗證
手機驗證
登錄卡號
會員資料有誤
很抱歉,您的會員資料有誤,請聯絡客服。
手機驗證

*請於5分鐘內輸入驗證碼,逾時請重新發送。

我們將發送驗證碼至您的手機

請輸入驗證碼

如果您無法收到驗證碼,請聯繫客服
驗證成功
您已驗證成功,可以綁定社群帳號作為下次快速登入。
驗證成功
您已驗證成功,可以綁定社群帳號作為下次快速登入。
忘記帳密
簡訊/電子信箱驗證
重設密碼
驗證碼認證
已發送含有驗證碼的簡訊至您的手機號。
尚未設定社群帳號快速登入
請登入誠品帳號進行綁定
尚未設定社群帳號快速登入
請登入誠品帳號進行綁定
登錄卡號
誠品會員條款
歡迎您首次登入迷誠品,請您閱讀並同意以下服務條款:
會員約定條款
  1. 會員個人資料使用範圍包含誠品集團內相關企業。
  2. 會員資料若有異動、出現錯誤資訊,或未收到各項活動資訊等異常狀況,可親身到誠品門市服務台,或以電郵通知誠品,以便查詢確認,並從速為會員更新相關資料。
  3. 持卡人於開卡後在誠品香港門市消費,提供有效姓名及電話號碼或出示【誠品人_HK】手機應用程式之行動會員卡,可累計消費金額及次數。
  4. 因故無法累計消費時,請於消費日起7天內攜帶消費發票正本至誠品香港各門市服務台或透過【誠品人_HK】手機應用程式補登消費累計。
  5. 海外門市消費僅享折扣,消費金額、筆次及積分恕無法累計或兌換折抵。
  6. 會員於會籍有效期內可至迷誠品網站https://meet.eslite.com 及【誠品人_HK】手機應用程式的個人資料維護與查詢專區,自行更新個人資訊,並且可查詢消費累計金額、積分與次數。
  7. 若未能提供有效姓名及電話號碼或出示【誠品人_HK】手機應用程式之行動會員卡/實體會員卡,恕無法當場累計消費金額。
  8. 部份通路專櫃及指定商品不參與折扣優惠,優惠詳情請以現場/網站說明為準。
  9. 誠品香港將不定期寄發活動訊息(限電郵地址或電話填寫正確者),提供持卡人誠品藝文展演活動、新書發表、新品上市及優惠推廣等活動資訊。
  10. 會員應善盡會員卡保管之責任,如有遺失或毀損,會員應立即通知誠品並得親自到誠品門市服務台申請補發。申請補發會員卡時,必須出示有照片證件正本供核對身份,誠品得酌情收取行政費HKD50,於會員通知本公司遺失會員卡前,如會員卡遭冒用或行使相關權益,誠品概不負責。
  11. 無效之會員卡(如遺失卡、註銷卡、偽造卡….等)一律作廢失效;誠品有權將作廢卡收回,避免誤用或衍生其他爭議。
  12. 會員資格及相關權益(含會員消費累計)為專屬會員本人,不可轉讓或轉借予他人使用,若發現會員以任何不誠實之方式累計消費金額或積分、重製或仿冒會員卡,或有任何違反誠品訂定之會員規則之情形時,誠品有權立即停止該會員之一切權益、追回已享有之權益,甚至取消其會員資格;如有涉及不法行為,會員、行為人及相關人等應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13. 詳細持卡人權益及活動詳情請洽迷誠品網站https://meet.eslite.com ,誠品保有修改誠品會員卡各項權益之權利。權益如有變更或取消時,誠品將以電郵通知(限電郵地址填寫正確者),或於誠品門市公佈。

本會員約定條款只適用於誠品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之門市,如有任何爭議,誠品保留最終的決定權及解釋權。
SMS驗證成功,您可綁定社群帳號下次快速登入。
已發送含有驗證碼的簡訊至您手機號。

請以微信掃描QR碼並分享

Facebook 授權失敗,請稍候再試。
您尚未申辦累計卡,是否立即申辦?


取消
確認
網站個人設定建置
更換照片
*設定暱稱:
*請選擇您的偏好標籤(3個以上)
已選擇 0/10
  • 每月精選
  • 誠品選書
  • 現金券優惠
  • 誠品專欄
  • 會員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