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品请你看|《虎毒不》
撰文 香港誠品書店诚品积分兑好礼
电影简介
诚品积分兑好礼
即日起至5月3日,诚品会员可於【诚品HK】APP凭3,600积分兑换《虎毒不》电影赠券2张*
兑换程序:开启APP首页>>於APP上方选择兑券门市(诚品铜锣湾店/尖沙咀店/太古店)>>开启兑换页面>>按券兑换>>门市领券
* 数量有限换完即止
* 活动受条款及细则约束,并依现场公告为准
* 香港诚品及高先电影院保留随时修改、变更及终止活动之权
电影简介
金像导演陈小娟 《沦落人》後再度聚焦社会议题
谈善言演活新手母亲育儿困境 获封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女演员」
荣获台北金马影展奈派克奖 入选日本、釜山两大国际电影节
香港新锐导演及编剧陈小娟继《沦落人》後再推新作《虎毒不》,联同演员谈善言与卢镇业,将关照视角转向深陷育儿困境与性别分工桎梏的现代女性,以丰盈的生活细节,织出一名新手母亲的无助与绝望。
淑贞(谈善言 饰)成为母亲後,面临了育儿压力、丈夫从不主动参与育儿、婆家冲突和娘家疏离。睡眠不足、身体变化和工作压力让她身心俱疲,努力想成为好母亲却失去自我,在一个又一个孤独照顾孩子的深宵之後,等着淑贞的将是怎样的日出?
上映日期 | 4月24日(Thu.)
立刻购票 | 《虎毒不》
导演简介
陈小娟
香港新生代导演及编剧。她首部电影作品《沦落人》(2018)入围多个国际影展,并荣获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奖、第1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新导演」奖、第25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编剧」奖等多个奖项。2025年,陈小娟推出第二部自编自导剧情长片《虎毒不》,再度聚焦社会议题,探讨现代女性面临的育儿困境。
电影看点
1/ 谈善言挑战新手母亲角色 演活悲喜交杂心境
获封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女演员」 角逐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主演谈善言曾凭电影《点五步》提名金像奖最佳新演员,今次在《虎毒不》中饰演三十多岁的新手母亲淑贞,她坦言:「由试镜到收到剧本都觉得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亦是我演过最令我心痛的一个角色」。尽管谈善言未有为母经历,但却实实在在诠释了一位在育儿压力下感到无助与脆弱的新手妈妈。由从迎接新生命的期待与喜悦,到实际学习如何当母亲的忧虑、恐惧和不安,她的细腻演技展现了角色心理的复杂层次。
谈善言更凭《虎毒不》中的出色表现夺下人生首座影后奖项,成本届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女演员」,学会评语指谈善言:「演绎初为人母的淑贞,不但在体型上增重,更是细致展现从肉身到内心的痛。与丈夫的互动充满神采,在保姆面前的长镜头独白,由眼神到语气,都充分流露悲喜交杂既忧虑又疲累的复杂情绪。面对育儿压力和性别分工的保守观念,从黯然失望到颓然绝望,在婴儿啼哭声中逐渐抑郁崩溃,谈善言为这个高难度角色赋予了极强感染力。」
除此之外,谈善言同时获提名今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演出备受各界瞩目。
2/「致所有选择成为或不成为母亲的女性」
《沦落人》导演陈小娟聚焦母职之苦 冀以女性主导作品为女性赋权
继《沦落人》後,金像奖新晋导演陈小娟将关照焦点转向当代女性面对的育儿挑战和性别角色的限制,创作了以女性视角为主的电影《虎毒不》。片尾的题字「致所有选择成为或不成为母亲的女人」,强调影片的核心主题。电影入选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女性赋权单元,由育儿压力、丈夫从不主动参与育儿、婆家冲突和娘家疏离。睡眠不足、身体变化到工作压力,织出一名新手母亲的无助与绝望。
《虎毒不》并非导演陈小娟个人的婚姻故事,但与她的经历有一定的关联。在成为母亲之前,她的确也对那些看似不称职的妈妈略有微词,直到亲身体验生育及育儿,有更多感悟,才有了包容和理解。她回忆起在孩子刚出生一个多月时,乳房疼痛得如同石头,甚至比顺产还要剧烈。每当听到孩子的哭声,刺激到乳腺因阻塞而更加痛苦。那时,她痛苦地思考着如何让宝宝停止哭闹,心中闪过许多可怕的念头。曾经,她对那些因痛苦而作出极端行为的妈妈们难以苟同,但如今作为母亲的她却能理解她们的心境。她开始反思,为何那些未曾亲身经历育儿的人,往往难以同理他人的挣扎与痛苦。
陈小娟导演坦言:「无论是作为一名观众还是导演,我都深深感受到电影作品欠缺了女性视角与故事,也因此一直希望我的作品中能展示出更多女性的不同面貌。而《虎毒不》更是聚焦在女性成为母亲後的困境,是一个由女性、母亲视角出发创作的女性、母亲故事,并由比普遍电影制作要多的女性台前幕後倾力完成。」
为了尽量展现多点真实的细节、用沉浸式的观影体验让观众去代入母职,陈小娟导演从身边的母亲朋友、到网上论坛、学术研究、新闻报导、法庭审讯等等去找出那些一根根压在那些母亲身上的稻草,将自己和很多其他母亲的感受融入《虎毒不》之中,并强调:「社会对丧偶式育儿的情况无动於衷,且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援予母亲们。我强烈地想将这些困局透过电影呈现给观众,并一起探索改变既有性别型态的可能性」同时亦「希望可以藉此部作品给所有新手母亲一个拥抱。」
3/ 谈善言为准备角色增重20磅 长播婴儿哭声体验母亲心境
为了真实诠释新手妈妈的角色,谈善言在拍摄前下了大量苦功准备。在开拍前,导演陈小娟向她介绍了一些书和电影,到正式开始拍摄前,更请来医生、准妈妈和妈妈来分享经验,让阿谈去了解如何照顾一个初生婴儿,反覆实习抱小孩、冲奶粉的手势。一些妈妈甚至会脱去衣物,让她看到生育後的身体变化,因为每位母亲在生孩子後都会留下不同的痕迹,敏感、疤痕,看着都令人胆战心惊。而且尽管电影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拍下生产过程,但谈善言还是看了生孩子的片段,想像自己诞下小孩,去理解为人母亲的心路历程。
为了贴近一个刚生育的妈妈的体态,谈善言特意将自己增肥20磅。电影在11月开拍,大约在9月时她已经开始增肥,让自已每日暴食米饭、健身奶粉。此外,为了亲身体会妈妈面对婴儿哭闹的感受,在拍摄一连十多日,谈善言更在家中不断循环播放孩子的哭声作为背景音,帮助自己进入一名新手妈妈的精神状态。
4/ 沉浸式婴儿哭声 震撼呈现育儿悲歌
《虎毒不》的主角除了淑贞,还有在背景如同不定时炸弹般随时都会哭闹大喊的婴儿。挤逼的都市环境和窄小的居住空间,容易将人逼进无路可退的死角,婴儿的哭声穿透了老旧的薄墙,邻居们频频抱怨。永不休止的哭声与旁人闲言闲语成为了淑贞的梦魇,映照出香港现今的育儿悲歌。
导演陈小娟之所以选择描绘主角淑贞与初生婴儿出生後半年的时间,的半年时光,因为她作为育儿的过来人,深知这段时间的煎熬。「婴儿出生後的第一年是最艰难的,他们不会说话,只会哭,需求常常让照顾者无法入睡。即使在睡觉时,也可能出现幻听,以为他们在哭。」她表示,电影定调为「沉浸式」体验,旨在让观众即使没有孩子,也能感受到育儿的辛酸。她希望观众不仅能带伴侣来感受,还能为那些考虑是否要孩子的人提供真实体验。
陈小娟提到,她深知婴儿不断哭闹会让观众感到厌烦,但她反问:「为什麽一定要美化育儿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拍得太美好,希望来看的观众也要有心理准备,这将会是两小时的折磨。但是换个角度想,这两小时的哭泣声,也不及妈妈们要经历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
5/ 六位初生婴儿参与拍摄 考验摄制团队即场应变能力
为了真实地纪录育儿的现实状况,导演陈小娟没有选择使用道具替身,而是找来六位初生婴儿作为拍摄对象,真实呈现片中婴儿晴晴从出生到六个月大的三个阶段。
谈到拍摄初生婴儿的挑战,陈小娟表示:「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时间表』,何时醒来、何时入睡、何时哭闹或微笑,完全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有时灯光师已经准备好灯光,却发现宝宝根本不哭,团队只能耐心等待一两小时。相反,有时宝宝在不合时宜的时候突然哭起来,声音重叠了演员的台词,这时我们必须迅速应对,保持全场安静,让收音师专门录下宝宝的哭声三分钟,以便後期剪接使用。」
6/ 卢镇业演活典型丈夫贴地写照 角逐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提到淑贞的丈夫阿伟(卢镇业 饰),导演兼编剧陈小娟说,表示,她本可以将这个角色写得恶行累累、家暴出轨,但最後还是选择将他塑造成一个平凡被动的男人——要凸显女性在家庭中承担过多责任的现实,没有比「普通」的老公更能体现这一点。
在片中,年轻爸爸阿伟如同大多数男性一样,认为自己是为家庭辛勤工作的养家者,却对家务事鲜有关注。他消除压力的方式主要是与朋友喝酒聊天,对承诺的事情则总是拖延。为了自然地融入这种丈夫的角色,卢镇业特意请场记在拍摄用的道具手机中下载转珠游戏,在拍摄过程中完全活着阿伟的日常。他放下多余的演技设计,完全代入角色的世界,凭藉着贴近生活的演绎演活了一个让人皱眉又恨不下去的「软皮蛇」角色,亦以此成功入围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表现让人期待。
7/ 谈善言卢镇业 也是一个婚姻爱情故事
尽管在大部分人眼中,《虎毒不》就是一部有关「妈妈」的电影,但卢镇业则提到,从阿伟的视角来看,这同样是一个有关婚姻的爱情故事。其实在最初接到剧本时,卢镇业也是以爱情片的心态来阅读的。这次与认识多年的谈善言合作饰演夫妻,两人为了揣摩彼此的关系下了不少功夫,甚至在拍摄前进行了多次会议,构思和补充了淑贞和阿伟的相识过程。
卢镇业尝试从阿伟的角度诠释这个故事:「这其实是一个浪漫爱情故事,这对恋人谈恋爱已久,计划了六年才迎来小生命,组建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产子後,妻子的情绪变化男人并没有太过在意,只因为习惯了妻子与自己之间的打情骂俏,没在男人眼中,这些都是小日子里的小事。」如果在观影时以这种角度欣赏,大概能够另有一番体会。